第(3/3)页 “小五不在家还真觉得缺少了啥。也不知道在京城过得习不习惯?那边贵人多,一定没咱们家自在。” 千好万好不如自家好。张母从老儿子一家人离开后,睡着了,梦里都是老儿子笑着喊娘。 张国强见她忧心上了,连忙笑眯眯说道,“娘,咱们家小五你还不了解?那就是走到哪都受人欢迎。” 果然只见张母精神一震,说起老儿子以往事迹,开心不已。 张爹忍不住问道:“你们说小五会不会真的等上班再回来?前几天他干爸过来可是说过了十五,他们一定回来。这孩子寄东西过来也不说啥时候回来,就很好很好。” 张国富听了大笑,“爹,过了十五和正月底回来差不了几天。我估计小五一定正月底回来。周叔一定舍不得他闺女。你啊,就安心等你老儿子回来。” 想到周孝正父女俩腻烦劲,张爹张母哈哈大笑,心底也安心不少。 吃过年夜饭,村里震耳的鞭炮此消彼长响起。喜子他们跪在地上给张爹张母磕头。磕头的仪式很庄重,双膝跪下,额头磕地,重复三遍。拿到了一人一毛的压岁钱,高兴的他们个个往屋子里藏。 张爹带着俩儿子三个院子轮流放鞭炮。孩子们也不怕天冷跟着四处乱串,集结了一帮小伙伴在外四处玩小鞭炮。 张母带着媳妇开始煮饺子。等饺子一出锅,孩子们也受不冻跑回来了。一家人吃过饺子后,张爹也不让孩子们守岁,让他们全回屋。明天年初一一家人少不了要上祠堂、去长辈家拜年。 堂屋留下张爹两老口靠在炕上低声聊着陈年旧事,静静守到天亮。 此时的京城军区大院,随着大家报数倒计时,新年终于来了。58年悄悄地来临。 礼堂外广场篝火前,几个文艺爱好者拉着手风琴,吹着口琴配上二胡演奏着一曲曲欢快的音乐。围观的人们也舍不得回去,跟着大声合唱。 平安早早就被程老太太带回去,张国庆和周娇俩人望着远处烟火,忘记一切烦恼与忧愁投入其中。 57年的大年夜,大院里所有的一幕幕成了他们一生难以忘怀的回忆。这样的热闹场景一去不复返,物是人非事事休,往后再次相聚老朋友们还依然感叹不已。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