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小心翼翼地将那整丛墨石斛连根带土地挖了下来,用衣服仔细包好。 有了这东西,奶奶的身体,就有很大概率调理好了。 回家的路上,陈兴心情大好。 他顺手打下了几只正在林间觅食的肥硕野鸡,用藤条捆了,提在手上。 这既是为了给家人改善伙食,也是为了更好地掩饰自己财富的来源。 他要为自己塑造一个,强大猎人的形象。 这是他为未来铺的路。 …… 县城里,当初参与抓捕陈兴的那名年轻公安,正好轮休回老家探亲。 他家就在离红旗大队不远的邻村。 晚饭时,几杯黄汤下肚,年轻人嘴上就没了把门,在亲戚朋友面前吹嘘起了自己在城里工作的见闻。 “……别提了,前两天我们队里还办了个大案!” 他打着酒嗝,得意洋洋地说道:“抓了个红旗大队的,叫什么……陈兴!” “对,就叫陈兴!” “听说是搞投机倒把,影响可坏了!” “当时还是我跟我们副队亲自去抓的人,戴着锃亮的手铐,直接从招待所给拷走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个消息,经过几个大嘴巴女人的添油加醋和艺术加工,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传回了红旗生产大队。 而且,版本变得越来越离谱,越来越面目全非。 版本一,在村头的大槐树下流传。 “听说了吗?” “陈家那小子在城里偷东西,被人当场抓住,扭送公安局了!” “听说要判十年呢!” 版本二,在田间地头的妇女们口中发酵。 “何止是偷东西!” “我二姨家的外甥女的邻居就在县公安局门口看见了,说他跟人合伙骗钱,骗了好几千!” “现在人抓了,钱也全被没收了!” 版本三,也是最恶毒,传播最广的版本。 “你们懂个屁!” “我听我城里亲戚说,他投机倒把,情节很是严重。” “说不定,是要吃枪子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