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章 功劳博弈-《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第(2/3)页

    他知道周正雄。这位老书记,性格是软了点,但本质是个爱惜羽毛、讲原则的老派干部,最恨的就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现在他只是被王海涛暂时蒙蔽了。

    自己需要的,不是去告状,而是递上一把能划开黑幕的,最锋利的刀。

    陈铭不慌不忙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材料。

    封面上,一行字清晰有力:《清溪镇红星村“7·15”冰雹灾害精准预警工作纪实报告》。

    他翻开报告,里面详细记录了他三天前如何分析天气,如何伪造……不,是引用“省农大最新研究成果”,如何找到李大山的软肋,如何一步步说服他,又是如何组织那几户村民顶着旁人的嘲笑去加固果园的。

    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报告的最后,附着十几份村民的亲笔签名和鲜红的手印。

    村支书李大山的签名和手印,按在最醒目的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照片,是用办公室那台老旧的傻瓜胶卷相机拍的。照片有些模糊,但能清楚的看到,村民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正往果树上铺设防鸟网和草席。

    照片的右下角,印着冲洗日期。

    铁证如山。

    陈铭将这份报告整理好,没有去找周正雄,更没有去找王海涛。

    他拿着文件,走到了走廊尽头一个最不起眼的办公室——党政办文印室。

    负责收发文件的老文员姓刘,快五十岁了,在镇政府干了快三十年,是个平日里谁也看不上,但谁也不敢得罪的老规矩。

    陈铭前世没少跟他打交道,知道这人的脾气。

    “刘叔。”陈铭走进去,脸上带着谦恭的微笑,将一包还没拆封的“中华”烟,不着痕迹的放在了桌上。

    老刘头眼皮都没抬一下。

    “有事说事。”

    “刘叔,是这样。”陈铭完全不在意他的冷淡,语气愈发恭敬,“我这里有一份关于这次冰雹灾害的工作纪实报告,您看,是不是能按照咱们镇里‘重大灾情应对典型案例’的流程,帮忙存档,并呈报给周书记批阅?”

    陈铭特意咬重了“流程”和“存档呈报”这几个字。

    这就是体制内的学问。

    直接找周正雄,是告状,是越级。

    通过老刘头走“流程”,那就是正常的工作汇报。他作为当事人,记录和汇报自己的工作过程,合情合理,谁也挑不出毛病。

    老刘头终于抬起了头,浑浊的眼睛看了陈铭一眼,又扫了一眼那份报告的封面。

    他的目光在“纪实报告”和那几个鲜红的手印上停顿了片刻。

    作为镇政府信息流转的中枢,他早已听到风声,知道王海涛抢了功。

    他慢悠悠的拿起那份报告,又慢悠悠的将那包烟推了回去。

    “公事公办,不搞特殊。”

    他嘴上这么说,手上却已经拿起了“文件传阅”的登记本。

    “放这儿吧,下午我整理好了就送过去。”

    陈铭心中一松,知道这事成了。

    “谢谢刘叔。”他深深的鞠了一躬,转身离开。

    下午三点,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周正雄的办公桌上。

    他正对着王海涛那份报告,筹划着该如何向县里汇报,好把损失降到最低,把功劳提到最高。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老刘头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

    “书记,这是今天需要您批阅的文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