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农闲之余,泸州王庄组织无事可干的庄户织布、伐木、做工、修路、掏渠,此外还有军事操练和读书认字。庄户为庄里干活,不是白干,也有收入。 比如掏渠一项,增加了庄里的粮食产出,那么参加掏渠的庄户就有资格比没有参加的多分粮食。 比如进山伐竹一项,为王庄增加了收入,参加伐竹的庄户就可以根据伐竹量按劳取酬。 正因为泸州王庄的法子得当,所以泸州王庄的垦荒速度惊人。 仅去年后四个月和今年前三个月,七十万亩垦荒指标已经全面完成。也就是说,这十余万移民,平均每人每月都要开垦荒地一亩! 泸州王庄的目标还不止这七十万亩。报告中说,泸州王庄力争夏粮自给率达到七成。秋粮收获后,完全实现粮食自给。除此以外,今年夏秋冬三季,再争取开垦荒地五十万亩,接纳流民十至十五万! 正因如此,蜀王府的各地王庄中,泸州王庄已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成为农工商社会民生协调发展的典型。 为了将泸州经验播撒全省,许多蜀王庄的干部陆续调往泸州学习,泸州王庄的一些干部则调往了绵潼、简资和顺庆。泸州王庄也成了周围百姓神往之地,带着田契来加入王庄者络绎不绝。百姓不是来分地而是献地,是为了享受王庄庄户的优厚待遇…… 为了更清晰描述典型的现状,李崇文还向刘之勃和其他参会高官散发了一个泸州试点王庄的材料。 这个试点王庄是个中庄,大致相当于一个乡。其下有七个小庄,相当于一个村。每村百姓分作几处集中居住,每处编为一组。 村民集中居住,既可以节约耕地,也可以利用居住区周围的林盘发展鸡鸭鹅猪养殖副业。 村里有子弟托儿所和幼儿园,帮助女人带小孩。没有小孩的哭闹,女人们就可以放心地像男人一样下地干活。 大一些的娃娃,则强制送到中庄里的子弟小学免费就读,那里有王庄请来的先生教他们读四书五经,讲授做人的道理;有护国军的教官,对男孩进行军事训练;有作坊的工匠,教男娃做工;有纺织能手,教女孩们织布刺绣。总之是庄里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没有绝对的一定之规。 娃娃长大后,根据他们的学业水平,选出优秀者进入子弟中学进行深造,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的栋梁之才。 李崇文没有正面回答蜀王府在川北的占田将如何处置。但他对泸州王庄的描述,让准备舌战群儒的刘之勃立即败下阵来。泸州王庄,仿佛已经不是一个大明藩王的庄子,而是一个鸡犬之声相闻的世外桃源。 读书人治国齐家平天下,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不就是三代之治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太平盛世吗? 如今这样的太平盛世好似就在身边,而身处朝局核心的刘之勃却像一个局外人般有心无力。刘之勃曾想,世子将他的奏疏批下来群议,难道是希望他认清当前形势,不再固执己见?亦或是希望他提高认识,能够跟得上世子的思路? 所以今日刘之勃与葛奇祚联名上书,请朝廷恢复祖制,固然是真心所想,也未尝没有试探世子心意的企图。 一个盘踞在刘之勃内心深处的隐忧让他迫切地希望得到答案: 世子夫妻在四川大展手脚,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争夺天下,让蜀藩一系的子孙永远以国为私; 还是真心诚意为了百姓,让大明重新中兴,让天下再度太平? …… 目光过处,刘之勃在发愣。罗雨虹这个精明的女强人微微一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