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刀君剑后-《剑海鹰扬》
第(2/3)页
因为她一则爱上了他,二则她已知道了他藏有千面人莫信印章的秘密。这便使得他不敢冷峻地拒绝她的爱情,但如若虚与委蛇,则秦霜波碍于单如玉在当中,也将远远的避开他。
他虽是看出了前途黯淡,但方寸不乱,仍然若无其事地关切己方负伤之人的情形,末了又随着大家往城内走回去。秦霜波和大伙儿一道走到大道上,这才辞别,自往回走,以便与单大娘会合,宗旋几乎跟她回转,但随即发觉不妥。便改变了此意。
他回到高邮城内,立刻就变成了李横行、孔翔等人的好朋友。当他找个机会深思熟虑如何钩上秦霜波之时,单如玉的倩影使他十分困恼。最后,他决定暂时采取静守的策略,除了设法再留给秦霜波一个印象之外,暂不进攻。
他在李横行他们那儿听到了一连串震动天下江湖的消息,在独尊山庄黑名单所列出的十二高手和其余二十余人,约有一半送了性命,十二高手之中虽然只死亡了三位,便是华山派的乔一兰真人、黔中云雾双雄的老大孟触、巫山八臂神猿崔毅。可是其余的人莫不负伤,只有孔翔、李横行二人安然无恙。此外,还有一位因赶往翠华城而漏网,这一位便是少林派的推山手关彤。
所有的血案,分别由双修教、玄武帮、白冥教、武胜堂、竹山寨等五大帮派出手,而他们却都是奉独尊山庄庄主七杀杖严无畏的命令行事。
因此,一夜之间,天下莫不知道有“独尊山庄”这一块血淋淋的招牌。七杀杖严无畏本来就是一等一的大魔头,声名之盛,更在上述黑道五大帮派之上,这一次血洗翠华城,击败了翠华城主罗希羽。单单是这一件大事,就足以慑服天下武林,何况他还收服了五大帮派,创立了“独尊山庄”,更加哄动一时,传说之际,他已被渲染成魔鬼的化身,谁也惹不得他。尽管如此,仍然有人暗暗作对抗的图谋。
他们以普陀山听潮阁做希望的寄托,秘密迅速地集成一股力量,但在听潮阁阁主未曾亲自出马以前,这股力量仍然潜隐不露。组成这股潜力的各派高手,彼此间都有了默契,而宗旋也是其中的一员。
宗旋得罪了玄武帮,其时形势不同,尚无忌惮。日下变成了独尊山庄的敌人,他就必须重新考虑三个月之约了。李横行等人都劝他暂时避避风头,潜匿起来,等到实行反击之时,才可以露面。宗旋表示接受这个意见,他便去见秦霜波,将独尊山庄的黑名单血案各种事故告诉她。最后试探她道:“姑娘听了这些消息之后,可有什么打算?”
他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一个避开了单如玉的机会,单独见到了秦霜波,因此,他必须善为利用这个机会,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探出她对独尊山庄的态度动向,他以最优雅的风度述说出近日江湖中的风波事故,希望在她心中留下强烈的印象。
秦霜波道:“我没有什么打算,一则我的武功和声望都不足以担当大任,以对抗独尊山庄,二则我修习剑道,不能分心旁骛。”
宗旋默然垂头,过了片刻,才道:“既是如此,在下亦将隐姓埋名,等到有人登高一呼之时,才奋起应战,但愿姑娘不要以为在下是个懦夫。”
秦霜波道:“你决不是懦夫,我也得隐姓埋名。免得遭遇到麻烦,而你正与我一样,心中并无一点害怕。”
宗旋轻叹一声,道:“或许天下间只有姑娘知道在下的心意,唉!我虽想待机而动,但只怕这机会永不出现,那时候在下就当真变成懦夫了。因为在下对付高腾之时,曾经出了一点风头,致使武林同道无不注目在下的动向,这真是令人难堪之事。”
秦霜波道:“你仍然可以改变方式,不必隐姓埋名。只须小心一点。”
宗旋苦笑一下,道:“此举谈何容易?除非是姑娘肯在有事之时出手赐助。但如此将使姑娘大感麻烦,万万不行。”
秦霜波沉吟一下,道:“让我考虑考虑。”
浪涛不断地冲击着岩石,浪花飞溅,在一轮明月照射之下,发出千万银光,远方也是光鳞万点,无涯无际,蔚为奇观。仲秋的夜风,含有极重的寒意,把岩石上一个青衣少年的衣袂,拂得猎猎有声。这个青衣少年长得方面大耳,长眉带煞,身量高颀,自然而然具有一种凝重沉稳的气派威势。他右手提着一口寒芒四射的长刀,凝眸望着月光下的大海。
此地乃是一个孤悬黄海中的一个岛屿。岛西有数十户渔民,过看艰苦而又单调的生活。这种生活,世代相传,任何人出生在这等家庭之中,一辈子就注定要打渔为生,日日与风浪搏斗挣扎。岛西平坦的地区还不算少,足够这数十户渔民使用有余。过了这一块平坦地区,地势突然高耸峭立,岩壁千重,猿鸟难越,若然驾舟绕岛环驶,除了西区之外,全是岩壁,不能泊舟,亦无法攀援上去。
这一群世代居此的渔民们,都不知道在这座千药岛的中心部份,乃是一个宽敞的盆地,林木郁盛,奇花异草,难以胜计。在这片广大的盆地中,只须往地下一挖,甘泉自出。又由于没有猛兽之故,所以繁殖了许多温驯的小动物,足供这一群突然来临的大汉们丰盛的肉食。
这一座千药岛,本是罗家的发源地,第一代翠华城主罗年尚在襁褓之中,便与父母到达此地。他们的移居原因甚多,而那一条从岛东某一处岩洞透人的秘密通路,乃是由别人指点,罗家方能顺利占据这处肥沃的土地。
这已是百余年前之事,当时这千药岛的翠华谷中,还遗留下好些简陋的石屋,也有弓箭和兵器,这都是老早以前海盗所遗留。本来这一块世外桃源尽可安居,但海盗们却不是定居的材料,所以最后终于荒废了许多年代。
总之,罗家移居这一处地方之后,就没有离开过,直到罗年长大,当初与罗家一道迁来的几家至友相继凋谢,人口越减。加上罗年学成了血战刀法,以及他的智慧随年岁而增长,携来的书籍也完全启发了他的天赋才能。于是罗年孤身离开这个安乐窝,到人世中奋斗。
罗年数载之后,不但成家立室,而且在事业上大有成就,他让儿女回千药岛奉侍亲老,好多年才因老人家们先后谢世,才又把孩子们带回中土,建立了翠华城。罗希羽的内功底子,就是童年时在那一片沃土扎下的根基。现在轮到罗廷玉这一代回到老家,不过他的光景却大是黯淡,充满了仇恨悲愤和痛苦。
翠华谷中有好几幢石楼,都十分高大宽敞,一切动植物都很丰盛,只有人事变迁得太大。曾是武林景仰,隐然成为白道的中流砥柱,罗希羽已经身败名裂了。罗廷玉被他父亲的手下大将们送到这座孤岛之后,总是喜欢站在海边这一块岩石上,遥遥望着大海。
这儿离海面总有三四十丈,极是高峭,在他身后还有更高的岩石峭壁,不过,当他站在这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之时,除了天上的浮云比他更高之外,连海鸥也很少飞上来,他总是俯视着大海、浪花、海鸥……
天上的月亮不住地提醒他今夕何夕,他每每记起一年前的今夕,翠华城的大火,杀声,父亲的面容和声音等等,他便忍不住那两眶热泪。他的孤愤,他的悲痛,只有他自家知道。在平常的时候,他一点也不流露出来,因此,连秦绍、张翊、贾心泉等号称为翠华三雄的他们,也不晓得罗廷玉竟是如此悲愤,更别说其余的手下人了。
这一年以来,罗廷玉几乎有大半年是在一块巨岩上消磨掉的,每天一离开温暖的床,就到此处炼功。因此,现在他对这一块地方简直熟得不能再熟,闭上眼睛都画得出来。当然罗廷玉不会无缘无故老是到这方岩石上炼功。这其中还有一个秘密,只有罗家之人方能知道。
这一处地方相当宽敞,但左右两侧和后面都是更高的石壁,除了向东的石壁之外,向南和北的石壁都长满了青苔,因为这两面阳光照射不到,即使是秋冬之际,太阳躞度变化,也晒不到。海风亦吹不到这两面石壁。所以长出肥厚的青苔,每一面足足有十丈方圆的一大片,在正面白色的岩壁对比之下,衬托出异常的景致。
在正面白色石壁,离地不过两尺之处,有一处凹了进去,却是一个正方形,边缘十分整齐,好像有人雕刻而成的一般。具体地说,就是在这石壁上有一个寻丈见方的凹入空格,凹进去的深度约是四尺,因此,方格内的墙壁就不致被风雨侵蚀。
方格之内的石壁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石质细腻之极。纯是白色。在这经丈方格之内,刻得有许多人像,除了一部份是打坐,或空手行走的姿势之外,其余尚有几十幅,都是持刀作势,腾踊蹲滚,式式皆全。
这空格内的人像,就是罗家威震天下的“血战刀法”的本源了。百余年前罗廷玉的祖父罗年,就是从这上面学到了“血战刀法”,才能建立翠华城,成为武林重镇。那些持刀的人像,不必细说,至于打坐和行走的姿势,却是内功和行功。简单明了易于学习,却又威力无穷,一生修习都难臻止境。
在方格之外的左侧,有一块高达四尺的石碑,贴壁竖立,这块石碑,乃是就一块天然岩骨雕凿而成,表面仍然很粗糙,距石壁不过五寸左右。在石碑之前五六步之处,又有一座石墩,墩上已留下浅浅的痕迹,一望而知有人在墩上生过无数岁月而致。
罗廷玉修习内功之时,也是在石墩上打坐。他一睁眼的话,便可以瞧见石碑上刻看四个大字:“君临天下”。事实果然不错,罗家的上两代都曾经“君临天下”,成为无与伦比的武林宗匠,然而第二代罗希羽的下场,却推翻了石碑上的四个大字。
在这四个大字之内,还隐含了一件秘密,原来这“君临天下”四字,指的并非是那方格内的武功成就,而是别有所指,另外有一套武功,尚未发现。假如能参破这个秘密,才可以“君临天下”。此所以碑前的石墩上留下了打坐的痕迹。罗家上两代为了参悟此秘,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工夫。
罗廷玉拭掉眼泪,回转身子,走到石墩,坐了下来。他本想修习一会内功。可是在今晚中秋月圆之夜,他无论如何也静不下来做功课。他迎面对着石碑,碑上的四个大字好像向他嘲笑。移开目光,便见到方格内精致生动的人像。
静静的坐看,内心却掀起万丈波澜,各种痛苦交相侵袭,感怀身世,瞻望将来,真恨不得投落茫茫大海之中,葬身鱼腹,一了百了。但他却不是逃避现实的人,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恒心毅力上,而不寄托在参悟秘密之上。他想:只要我功力日深,刀法更进一层,便可以率众对抗严无畏,把他击败之后,重建翠华城。
他时时想起父亲最后嘱咐的话,那时罗希羽已点住他的穴道,好让手下把他送走,临走时向他说道:“望你三年之后,卷土再来,重建翠华城。”
三年时光虽不算短,但修习这等上乘武功,三年只不过是其中的片段而已,因此,他最感到焦急的就是这一点,如何能在三年后就卷土再来,重建翠华城呢?现在已过了一年,却离成功的目标还差一大截。
一幕幕的往事闪现过他脑际,当日惨烈的景象和杀声,使他突然热血沸腾,坐立不住,唰地跃起,挥刀猛劈。长刀破空之声,尖锐刺耳,充满了使人心寒胆落的威势,他的一腔怨愤,使这一路凶狠的刀法,更加凶狠威猛!
他已感到每一刀发出之时,已隐隐有刀气透出,使得顺手之极。因此,他不知不觉沉迷在奇奥巧妙的刀法之中,浑忘了一切。远远望去,他的刀光已化为一个巨大的白色圆球,把他的身形裹在当中。他把血战刀法使完又使,无端端增加了七个招式。这七个招式也不算得是他自己创造,因为方格内亦有这么七个式子,不过从罗年起到罗希羽为止,他们浸淫于刀法之中那么多年的功夫,仍然摒弃了这七个招式。
罗廷玉当然晓得这原故,据他父亲说,这七招一则不够辛辣凶毒,二则掺在血战刀法之内,反而使这一套刀法不能贯接。他曾经特别留心这七招,一年下来,越发觉得有理。但日下却无意之中把这七招都融汇在整套刀法之内,但觉这七招妙用无穷,也没有一定的次序,有时在某两招当中夹上七招中的一招,但觉刀气激射,平添无限威力,有时这一招夹在别的招式中,则变成无懈可击的守势,一如我们用力之际,时间一长,便须得喘息一下似的,而由于这一喘的结果,可以增加后劲。
他一时还摸不透这七招的奥妙,但他已领略出这七招决不是多余的招式,只不知何以以前认为全无用处,今晚激动之下,舞刀发,反而悟出了其中一部份精妙。刀光突然收歇,他像石像一般屹立不动,凝眸寻思,在他深心之中,已认为自己倘若能使用其中的三四招,便是莫大收获,根本不敢把七招全都用上。
但此窍一通,这七招好像都具有相同的妙用,所以他没有遗漏任何一招,但凡体味得出一招的奥妙,其余的六招也都一样可以这样应用。这真是十分奇妙的事,他直着眼睛细想,一会又挥刀演练、如此停停歇歇,不知不觉已是天亮。他回到居处,筋疲力尽地大睡,到下午才醒转,傍晚之际,他又到了那块炼功石上。
这一夜虽是中秋过后,但月亮仍与昨夜一般的圆,因此,他初时站在崖边远眺海天之际,满腔孤愤沉哀,又使他心情紊乱波,以致于恸哭失声。在这孤独静寂的夜晚,可使得他不禁记起了在翠华城的岁月。他的父亲、家人、朋友,现在都没有了,以往的安逸尊荣,俱成逝水泡影,他须得孤军奋斗,再没有父亲携掖照顾。这身世之感,令他凄凉万状,泪如雨下。
其后他决定先炼一回内功,再练刀法。于是,他拭驼眼泪,到石墩上打坐。“君临天下”四个字又赫然人眼,他不禁自言自语道:“难道那七招便可以使我当真君临天下么?那时候岂不是变成了武林传说的”刀君”了么?但这可不能胡乱相信,人家听潮阁有“剑后书”,尚且多少百年以来未出过剑后,刀君之事,也不过是传说而已,怎会落在我身上?”
他掩饰地嘿嘿干笑数声,可是却禁止不住自己往这件事上想,他又自语道:“假使我的刀法果然炼到君临天下的地步,当然可以称为”刀君”,不过,以爹爹的功力造诣,尚且谈听潮阁而色变,十分佩服她们,认为无法抗衡,我焉能仗那七招就可以与听潮阁相提并论?唉!别胡思乱想啦,还是炼刀吧!”
罗廷玉勉力收拾起心猿意马,取刀起身,着意演练。他家传的血战刀法,本已熟得不能再熟,较之名震天下的罗希羽,只不过是功力火候未及而已。但增加了这七招之后,初时但觉有左右逢源之乐,可是越练越难,终至于头绪万端,变化繁琐无比,简直弄不清楚了。
这以后一连串日子中,他的兴趣完全集中在刀法上,他分明记得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他无意中把这七招夹在血战刀法之内,凭添了无限威力,由于这个极深的印象,使他再也不肯放弃这七招,锲而不舍地日夕苦练。
不知不觉已过了四个月左右,他的心境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中。因为这四个多月的勤修苦练,不但没有把这七招刀法安排妥当,反而使他原本的刀法造诣,减弱了许多倍,竟比不上最初到这“千药岛”之时。这个低潮乃是逐渐形成,虽然他已发觉了不少时候,却仍然拚命激励起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直到这一晚,他练到月挂中天,突然间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七招刀法果然是绝世之学,但若是没有参透的天资,那就越练越糟,直到完全不会使刀为止。他一旦确信了这个道理,顿时心灰气沮,坐在巨岩上,向天垂泪。
这个打击对他实在太大了,使他再也担负不住父死城毁的悲哀,整个人都颓软无力,他的精神亦面临崩溃的边缘。他想到一个解脱的办法,那就是跃落峭壁,死在底下森的礁石上,唯有这一途,可以逃避命运加诸他身上的不幸。
海风明月依旧,可是人事却大有更改,沉没在人海中的人们,很少能想到江山如故这一点,假如他们都感到宇宙的永恒,定会对世事的变化看得淡些。罗廷玉思前想后,老父的容颜,翠华城的风光人物,历历如在眼前,日下只他孤独地担承这许多悲凉怆痛,他实在担承不起。
走到峭壁边缘,但觉两耳风生,放眼则是海天茫茫,他心中一个声音说道:“你已如此的孤独,又连武功都减弱了,如何一了百了,且作逃避之计?”
但另一个声音接着道:“罗廷玉啊!罗廷玉!你身上的责任何等重大?不但要重建祖先基业,还须接续罗家香烟。”
这些话使他悚然心惊,喃喃道:“是啊!我爹爹只有我这一个独生儿子,焉能将罗家一线血脉,自我而斩?”
他忽然变得十分顽强,早先的消沉和逃避之心,登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掉转身,找寻长刀,决意再下苦功死练,誓必参研出这七招旷代绝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