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巡视山北-《五代兴唐》


    第(2/3)页

    这山北一带,将来一直是晋军和契丹双方一直反复争夺的地带。

    就地形而言,这里是幽州、河北一带的北方屏障,所以不能轻易放手。幽州北方虽然都是连绵的群山,道途险阻,不过羊河和桑干河谷地却是条天然的通道。从理论上来说,穿山越岭能够进入幽州境内的山路也有不少,但大军南下,所需粮草辎重可不是小数,能够支撑起庞大后勤运输需求的通道也只有这里和靠近海边的渝关一带。只要守住后世的张家口一线和山海关,就能堵住契丹人南下的道路。

    山北八军原来多为草原部落所有,唐代才被收归中原。此时牧民居多,蔚州、妫州和儒州的农户还多些,从新州往北,几乎都是草场,没有被开发过。

    本来山北八军的人就很少,因为今年的祸乱,又被契丹人劫掠了一遍,人口就更少了。李岌在完成统计后,才发现自己所辖的新、武两州,总人口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三千户人家,其中还有六成是北地的草原部族,甚至还不如内地的一个下县。

    武州刺史名叫李绍威,本是奚人,名作扫喇立。当年阿保机在北安州(承德)用计斩杀奚部五首领,吞并奚部。扫喇立率西奚别部逃入山北,投靠晋军,被李存勖赐名为李绍威,倒也一直对李家忠心耿耿,没惹过什么乱子。

    山北的奚人亦农亦牧,不过耕作的方式和使用的工具极为原始和落后,李岌在巡视武州后也没说什么,就径自前往新州。

    新州刺史是白承福,为内附山北的吐谷浑部首领,庄宗曾赐名为李绍鲁,这才刚改回本姓。鲜卑吐谷浑曾在青唐立国,但在大唐和土蕃两大强国的夹攻下灭国,其部族散居于华国北部各地。其大姓有慕容、拓跋、赫连等。当年赫连铎曾功拜大同节度使,不过最终被晋王李克用击败,云州吐谷浑部大多归于晋军。

    不过,吐谷浑虽然现在部族衰败,但是吐谷浑人却非常有作生意的天赋,北地草原的茶马交易大多为吐谷浑人所控制,往来于草原上经商的驼队,也大多为吐谷浑人所有。吐谷浑人在汉地做生意非常守信用,但是在草原上却经常干些抢劫的勾当,商匪不分,草原上的的马贼,也多出于吐谷浑部落。

    在另一时空历史中,刘知远杀白承福及吐谷浑首领四百余,并其部,遂得精锐骑军三千余,方得以代晋建立北汉,只不过最后还是便宜了郭威。

    李岌现在手里正缺少骑兵,刘知远的故事确实令他心动,不过,他还是觉得采取后世的手段更得折服人心。

    相对于平原地区,桑干河流域的这几片盆地水量还算比较丰富,而且煤铁资源也比较齐全,确实也算是个适合发展农牧业的好地方……
    第(2/3)页